科研项目

医学院年轻博士们连续发表JCR一区科研论文

发布时间:2017-04-01 00:00:00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我院仝飞老师2017年3月29日在Int J Nanomedicine(国际纳米医学杂志,Thomson Reuters JCR和中科院JCR分区均为1区TOP)发表了题为“Simvastatin nanoparticles attenuated intestinal ischaemia/reperfusion injury via downregulating BMP4/COX-2 pathway in rats”的文章(嘉兴学院医学院为第一/通讯作者单位),报道了辛伐他汀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理。体外实验表明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与辛伐他汀共装载形成构效型纳米级控释释放颗粒物增加生物活性,有效提升了辛伐他汀的靶向药理学作用。体内实验证明辛伐他汀缓释粒能够逃脱肝脏的吞噬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下调BMP4/COX-2信号通路,进一步抑制了受损肠道ROS和炎症反应产物的过表达。

我院徐广涛博士为第一作者,仝飞博士为合作作者,嘉兴学院医学院与汕头大学医学院为共同第一作者的另一篇文章“PEG-b-(PELG-g-PLL) nanoparticles as TNF-α nanocarriers: potenti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的研究论文在2017年3月23日发表于同一杂志上。文章报道了肿瘤坏死因子可以对抗脑缺血性中风,并对受损神经元起到抗凋亡抗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并利用聚乙二醇聚赖氨酸刷状嵌段共聚物封装干预给药,有效地提升了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利用度。

就在前不久,医学院徐广涛博士在2016年10月17日和2017年1月6日在国际法医学领域顶级期刊Int J Legal Med(国际法医学杂志)(浙大核定TOP期刊)连续发表了2篇题为“Anterior Wrist and Medial Malleolus: the Optimal Sites for Tissue Selection in Electric Death through Hand-to-foot Circuit Pathway”和“Anterior Wrist and Medial Malleolus as the Novel Sites of Tissue Selection: a Retrospective Study on Electric Shock Death through the Hand-to-foot Circuit Pathway”的文章,报道了电击死鉴定的全新检材部位。结果表明腕踝部位可作为电击死的标志性诊断检测部位。徐广涛老师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嘉兴学院医学院和汕头大学医学院为并列第一单位),广东医科大学、嘉兴市中医医院和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等单位参加了这项工作。

嘉兴学院在“十三五”期间要实现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需要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与科研能力,年轻博士们在 “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为医学院开了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