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学院刘石惠/罗凡在化学领域知名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SCI二区,自然指数期刊)上发表了题为“Metal- and photocatalyst-free benzylic C–H halogenation via electron donor–acceptor complex”的研究论文。嘉兴大学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曹德建和孙凯婷为共同第一作者,刘石惠和罗凡为共同通讯作者。
苄基C–H键的卤化反应是合成药物分子和功能材料中至关重要的步骤,传统方法常依赖有毒/腐蚀性试剂、贵金属催化剂或外加光催化剂,存在条件苛刻、选择性差、成本高等问题。开发绿色、高效、无需外源催化剂的卤化策略,一直是合成化学中的难点。
为解决这一挑战,研究团队首次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电子供体-受体复合物的新型光促卤代策略。该策略利用三烷基膦与常见卤代试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形成EDA复合物,原位生成氯、溴、氟自由基,实现了苄位C–H键的高效、高选择性氯化、溴化和氟化反应。该方法无需金属催化剂或外源光催化剂,条件温和,官能团兼容性优异,并成功应用于多种药物分子的后期官能团化。
机理研究表明,反应通过三烷基膦与卤代试剂形成的EDA复合物在光照下发生电子转移,生成卤素自由基,进而实现氢原子提取与卤原子转移,形成一个催化循环。该工作不仅拓展了三烷基膦在光化学合成中的应用潜力,也为绿色C–H键卤化提供了新的模块化平台。

图1. 无金属无光催化剂EDA复合物介导的苄位C–H卤化反应示意图
原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5/cc/d5cc04649a]